9月15日,“新农人·正发光”巴渝新农具星光大典在重庆举行。这场以“新农人”为主角的盛典,不仅是对“巴渝新农具计划”公益项目两年多实践成果的阶段性总结,更通过获奖者的故事、经验分享,展现了数字技术赋能巴渝乡村的累累硕果。
\n巴渝新农具星光大典活动现场。
\n据介绍,“巴渝新农具计划”项目推进两年多以来,在重庆全市16个区县落地,受益群众达到8.2万人次。受益的“新农人”们通过线上销售农产品的方式,让家乡的好物走出大山。据统计,通过项目的推进,打造出逾千万元增收新矩阵。
\n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致辞。
\n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在致辞中表示,“巴渝新农具计划”公益项目,让一大批乡村数字化“小白”成为掌握数字化工具的新农人,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培训模式的新方法,把启发农民主动学与培训老师督导学、技能培训与农民就业、培训一人与带动一方有效结合起来,发挥了有限培训资金的最大效果,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农民欢迎、效果满意的路径。
\n本次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“巴渝新农具计划”公益项目的成果,还为“十佳新农人学员”“优秀培训讲师”“特邀新农人讲师”进行了颁奖。
\n十佳新农人优秀学员颁奖。
\n活动当天,在“新农人星光Talk”活动中,6位学员走上舞台。
\n双下肢残疾的冯杰通过项目中学到的自媒体技能,让非遗手工艺和农产品“走”出大山;腊味合伙人张石强加入项目后,直播观看人数从200人到单场破万人,年销售额从20万元跃升至200万元,带动酉阳20多户养殖困难户增收,让深山腊味香飘全国;曾为兼顾育儿与生计而熬夜兼职的全职妈妈刘敏,通过项目培训系统掌握直播运营技能,成长为探店美食博主,合作商家超200家,带动30多位宝妈创业;为给孩子治病负债的巫溪宝妈李凤,参加培训后掌握运营技巧,创下单场88万元的销售纪录,带动自己所在的布鞋厂年收入从40万元增至数千万元;退伍村干部何卫华用培训所学的技巧拍摄村干部日常短视频,单条播放量70万,吸引企业投资,打造“互联网小镇”;由刘利、杨艳、吴飞组成的金峰镇助农团,以手机为“新农具”,真实记录推广农货的过程,播出的第三条视频即帮脱贫户销出数千斤滞销玉米。
\n这些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数据,都传递着“巴渝新农具计划”公益项目自开展以来的项目成效,也是各区县新农人们蜕变的故事。
\n上游新闻记者 牟峰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供图
靠谱的配资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